当前位置: 首页 知识资料 廊坊小学一对一辅导:找准提升成绩的关键点

廊坊小学一对一辅导:找准提升成绩的关键点

2025-10-16

廊坊不少家长给孩子报小学一对一,想提成绩真不是“找个老师补补课”那么简单——得从目标、老师、方法一圈儿捋明白,踩对关键点才有用。



首先得把目标定“实”。别光家长拍板,先拉着孩子、辅导老师坐下来聊:孩子现在数学考70分,那这学期涨15分是“跳一跳够得着”的;语文作文总拿25分,下次要冲30分——得具体到数字,别玩“提高成绩”这种虚的。大目标还得拆成小的,比如要涨15分,就拆成每个单元测验先涨3分,孩子每完成一个小目标,都能看见自己“进步了”,比盯着大目标更有劲儿,慢慢就不抵触学习了。



选老师得“挑对人”,不是看“名校背景”就管用。得看这老师会不会“蹲下来”跟孩子说话——比如孩子说“我就是搞不懂应用题”,有的老师会直接讲题,好老师会先问“你是读不懂题还是算错数?”;还得看教学方法活不活:数学的“平均分”,崔老师会拿苹果切瓣儿讲,语文的“比喻句”,王老师会指着窗外的梧桐树说“树叶像小扇子”——用孩子能听懂的例子,比翻课本讲定义管用10倍。还有沟通,老师得跟家长勤联系,每周发个消息说“这周孩子乘法口诀背顺了,但应用题还得练”,别等期末才说“你家孩子不行”。



好习惯比啥都重要。预习不是让孩子翻书画横线,是让他把“看不懂的地方”圈出来,上课盯着老师讲;复习不是抄笔记,是合上书说一遍“今天学了什么”;作业别催着写,让他自己定时间——比如晚7点到8点写数学,写完再玩,慢慢就有时间观念了。还有自主学习,别让孩子依赖老师:遇到不会的题,先让他自己翻课本找知识点,实在不会再问;自己列每天的学习清单,做完打个勾,慢慢就会自己安排学习了。



学完别扔,得“往脑子里刻”。孩子忘得快,刚学的乘法口诀,晚上得再背一遍;周末把这周的错题再做一遍。还得把知识用到生活里——学了加减法,让他帮着算买菜的钱:“妈妈买了3斤苹果,每斤5块,一共多少钱?”学了作文,让他写“我的一次购物经历”,把学的描写用上,比做10道题管用。



环境也得跟上。给孩子整个“专属地盘”——别在客厅茶几上写作业,电视响着根本没法集中。房间里别放玩具,桌子上就放课本、笔和练习本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,家长别在旁边刷视频,要么看书要么工作,别打扰他。还有鼓励,孩子考好了,别光说“你真棒”,得说“你这星期每天都背乘法口诀,果然考好了”;遇到困难,别骂“你怎么这么笨”,得说“再试一次,你能行”——孩子感受到“努力有用”,才会更认真。



还得定期“查进度”。别等考试才知道孩子学得咋样,每周让老师测测:这周学的乘法口诀会不会背?应用题会不会做?每月总结一次——比如“这月数学涨了5分,但应用题还得练”。根据情况调整计划,比如孩子计算老错,就多练10道计算题;阅读理解不行,就每天读一篇短文,问他“这篇文章讲了什么?”,慢慢就补上短板了。



廊坊本地的五三教育,从2014年就做中小学辅导,理念倒挺对——不是逼孩子做题,是让孩子自己想学、会学。比如数学崔老师,讲加减法不用课本上的例子,用“孩子陪妈妈买零食”:“你买了3包薯片,每包4块,妈妈买了2瓶饮料,每瓶5块,一共花了多少钱?”孩子一下子就懂了;地理王老师更绝,用最近的暴雨讲气候——“为什么这星期老下雨?因为暖湿气流来了”,把课本知识和生活连起来,孩子记得牢,还会联系各科内容。



他们的小学一对一辅导课,是真按“先定目标再做事”来的。先和家长、孩子一起定目标:“这学期语文作文要拿到30分以上”,然后测孩子是“视觉型”还是“听觉型”——有的孩子看图画记得牢,有的听老师讲记得住,再找薄弱点:“数学计算老粗心,语文阅读理解不会抓重点”。然后定制方案:不仅讲课本知识,还让孩子做“错题本”——把错的题抄下来,写清楚“错在哪”“怎么改”;每天预习的时候,让孩子把“不懂的地方”写在本子上,上课盯着老师讲。还有他们组织的作文竞赛、数学游戏,让孩子把学的知识用上——比如作文竞赛写“我的一次购物经历”,正好用到语文的描写;数学游戏玩“算24点”,用到加减乘除,比做题有意思多了,孩子不仅成绩涨了,还学会“灵活用知识”。



其实廊坊的小学一对一,不是“补知识”那么简单,是要让孩子“会学习”。家长、孩子、老师一起使劲,找对方法,慢慢就会看见进步——毕竟学习这事儿,急不得,得“一步一步来”。